传真:0755-21675715-813
邮箱:ping@izhuok.com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茶光路1018号创客公馆5楼501-503室
【工商总局】“叫停”地方政府商标评选认定
【工商总局】“叫停”地方政府商标评选认定
在轰动一时的西安“电缆事件”发生后,国家工商总局已在近日正式“叫停”由地方政府评定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的做法。
政府评定商标 存在“越位”风险
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强调,一个商标品牌是否著名,不是由政府说了算。
张茅说:“要认真吸取西安‘电缆事件’教训,规范驰名商标、暂停著名和知名商标认定。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发挥企业作为商标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西安“问题电缆”事件发生后,地方政府在评定著名商标过程中出现的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随之浮出水面,引发公众关注。今年6月底,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已经对外公布,处理结果显示:“问题电缆”事件中存在恶意制假售假、内外串通,把关形同虚设、个别干部失职渎职、收受钱物等情形。
政府与市场在商标品牌评价中应起到怎样的作用?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曾指出,有的地方政府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将驰名商标作为荣誉、信誉来宣传,甚至下达任务定指标,这实际上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和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宗旨相违背,由政府评定商标存在“越位”风险,政府不应为企业背书。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也认为,由政府评定商标,存在多方面的风险。
除了不应评选认定商标外,政府也不应“选择”企业信用。
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国务院明确的改革任务。在此方面,工商总局公布了随机事项抽查清单,将12类40项工商检查事项全部纳入,100%实施随机抽查,以此提高监管的规范性、公正性和透明度,有效改变过去“想查谁就查谁”“想怎么查就怎么查”的随意监管方式,从而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减轻企业负担。
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商事制度改革3年多来,从“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再到“多证合一”,每年都有新部署,每年都有新突破,一系列改革举措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显著改善了我国的营商环境。
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商事制度改革3年多来,从“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再到“多证合一”,每年都有新部署,每年都有新突破,一系列改革举措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显著改善了我国的营商环境。
张茅介绍,从2013年度到2016年度,我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每年提高6位,这几年共提高了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大幅上升31位。
而新设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也成为推动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改革前,2013年平均每天新设企业0.69万户,2016年是1.5万户,今年前5个月平均每天1.56万户。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有益尝试,一方面可以鼓励企业争先创优,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消费者。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这种方式的弊端会越来越凸显,带来的教训也往往令人难以忽视,远的比如三鹿奶粉事件,近的比如西安地铁电缆事件。这些曾经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对政府信誉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家工商总局“叫停”地方政府商标评选认定,无疑是对问题进行“釜底抽薪”的解决,是让“无形之手”替换“有形之手”。但是,权力的“归位”不代表监管的退出,甚至,还应该加强,让“有形之手”发挥矫正、约束和补充的作用,以避免政府由乱作为变不作为。只有各司其职,各安其位,真正的“金字招牌”才能得到保护,才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市场生态。